锚式搅拌器与螺带式搅拌器的性能比较
2020-11-07 10:23:59 点击:
搅拌高粘度(结晶)流体时通常采用锚式和螺带式搅拌形式,然而二者的混合效果有较大区别。锚式几乎不产生上下流动,罐中心部的混合效果也较差,且液体粘度越高,这种缺陷越明显。螺带式搅拌的叶片是把细长形的金属卷成螺旋状,螺带的宽度约为叶径的5%~15%, 通常为10%。螺带数一般为2枚,称之为双螺带。螺带式搅拌利用其本身的结构特点和液体粘性,产生以上下循环为主的流动,随着搅拌轴旋转的方向不同,罐内有螺带存在的外周部液体被向上推或向下压,同时在罐中心部则液体相应的下降或上升,从而形成全罐液体的上下循环流动。
从搅拌效果看,锚式(框式)在叶片的近旁有液体的交换,而在轴附近则存在几乎不起搅拌作用的部分。螺带式搅拌器是具有强制挤出流动的搅拌,可使易沉淀流体完全流动。然而,与螺带式叶轮相比,锚式叶轮的价格低,在叶径转速相同的情况下,其搅拌功率仅为螺带式叶轮的 2/3, 因此对于特别强调混合效果的场合,往往选用锚式叶轮。

螺带式叶轮是利用其本身的结构特点,使溶液在高粘结晶流体中充分流动,不仅有效解决了冷却速度和降温制度控制中的难点,面且减少了混合死区晶体成为晶簇的机会,使结晶率大幅提升。
螺带式搅拌形式更有利于溶液结晶的进行,主要体现在工艺条件下,安装该搅拌形式的搅拌器的结晶釜所产的结晶颗粒粒度分布较均匀,单釜产量明显提高,平均增加10%~13%.
结晶过程采用螺带式搅拌器后,单釜结晶时间缩短了2h左右,结晶率提高了12%, 产量增加10%~13%,产品的物理外观质量明显提高,晶体颗粒分布集中,晶型规则,晶粒均匀。避免了随着结晶过程的进行和晶体颗粒的长大,搅拌动力不足,晶粒下沉造成的搅拌电机超电流停车现象,减少了结晶物料的反溶。
- 上一篇:固-液分散高速搅拌器选型设计 [2020-11-10]
- 下一篇:聚合反应器搅拌器升级改造 [2020-11-06]